我国绘画史的编撰有多种形式,既有如姜丹书、俞剑华、傅抱石、潘天寿、郑午昌、秦仲文和苏庚春的以时刻为经、画家为纬,较为完好地勾勒各个时期重要艺术家和门户递进轨道的写法;也有像王伯敏相同依卷轴画、岩画、岩画、漫画和版画等不同画种分门别类论说的写法;还有如杨仁恺等书画判定家所著谈书画开展兼及鉴藏与书画家著作的写法,更有像林木敬、高居翰、方闻、班宗华等海外学者相同以重要艺术家及著作为目标,谈及绘画嬗变与文明语境的写法。
近来摆在我案头经常阅读和参看的,是来自美术史学者兼书画家陈履生编撰的《我国绘画源流》一书。该书不仅仅谈绘画的开展源流,也论及绘画开展的进程,还谈画家、著作、门户和思潮,追根溯源,是一部纵横贯穿的绘画史。在诸家绘画史著作之外,为咱们敞开了另一个新视域。
该书的体量并不大,但触及的范畴却不小。作者陈履生的研讨范畴广泛,在这部绘画史中便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全书分为八个版块,有六个版块谈的是卷轴画。与八面玲珑谈画家与著作变迁的绘画通史不同的是,这六个大块截取了魏晋、隋唐以降直到元明清一千多年间最具代表性的绘画集体或画家代表,以六个点连成一条线,据此看出画史开展的头绪。以点带面,构成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卷轴画开展史。书中每个版块既出现了相对独立的专题史,连缀一同又是一部较为完好的通史。公私分明,要写一部绘画史,有无数种不同的视点。能够写专门史,如山水画史,花鸟画史或人物画史;也能够写断代史,写各个时期重要艺术家和代表著作的前史,更能够就某一美术现象谈及画史演进的前史。看出来,作者必定作了困难的取舍。在其所描绘的各个年代的重要艺术家集体或个案之外,还有许多名重一时的画家。如在元代的赵孟頫和“元四家”之外,还有钱选、高克恭、柯九思等;在清代的“四王”和石涛、八大之外,还有黄山画派、金陵画派及扬州画派等。至于一些当地画派或其他干流画家,就更是不乏其人了。假如要详论,在艺术家著作被很多开掘的当下,任何一个专题,都能成为一部皇皇巨作。正因如此,更显出作者选材的艰苦与不易。
耐人寻味的是,六个版块中,离咱们越悠远,作者论说得越是具体。相反,越是晚近的年代,则越是突出重点。在魏晋、隋唐两宋时期,谈到著名画家及其代表著作。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展子虔的《游春图》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简直这一时期重要画家传世的首要经典著作,在书中都有触及。与传统画史不同的是,关于重要画家及其著作,既有通识性的介绍,亦不乏深入的解析,如展子虔的《游春图》,谈其鉴藏撒播,也谈其画风演化,以为“所表现的春光以及山水的平阔和深远,影响到后世山水画审美导向的开展”。再如苏轼及其《枯木怪石图》,谈了苏轼作为文人画家的美学情绪和审美品质,直接影响到文人画的开展趋势。其《枯木怪石图》,“怪怪奇奇中有雄强的气势”,“好像表现胸中不平之气”,因此作者觉得“这是文人所特有的借诗画以泄胸中郁结的一种办法”。论及李唐的《采薇图》,谈到了伯夷和叔齐义不食周粟的故事,由此谈到我国人的时令,称该画为“我国绘画史上教化类著作的代表”,更谈到该画的翰墨技巧、艺术风格,谓此画“已开南宋马远、夏圭法门”。所以,关于美术爱好者,此书示人以门径,引人入胜。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却又供给了不相同的解读视角,发人深思。
到了元明清时期,作者更是攫取一个重要艺术家或绘画集体,以此构建一幅画史通景画。元代的赵孟頫无疑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咱们,这是任何我国绘画史都无法绕过的一座重镇。作者从赵氏山水画《鹊华秋色图》、人物画《红衣罗汉图》和花鸟画《幽篁戴胜图》谈到书画同源,称其为文人画的开展指明方向,“尔后将写意画引进我国绘画开展干流之中”。明代绘画中,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等四家是干流,“既复兴了文人画,又改进了浙派末流粗陋的技法,带动了明代绘画全体水平的进步”,“将文人画的开展面向了更臻完美、遍及的境地”,但如戴进、边景昭、林良、吕纪、曾鲸、项圣谟、徐渭、陈道复、董其昌、陈继儒、蓝瑛诸家亦构建了一个年代的全貌。在名家之作外,一些佚名的画作如《抗倭图》卷、《平番取胜图》卷等反映的是一段实在的前史,以图画证史,以前史来印证图画,这在传统的前史学和绘画史研讨中往往不被注重。清代的“四王”是正统画派的佼佼者,石涛和八大则是野逸画派的出色代表。在他们的照射之下,两种风格双管齐下。其他如吴历、恽寿平以及髡残、弘仁、萧云从、龚贤等,都是一起期绘画的干流。至于在版块之外的扬州画派、海上画派以及京津画派、岭南画派等,别离代表了清代中期、晚清民初的干流。在陈履生笔下,没有被疏忽。
在六个版块之外,榜首版块和最末一个版块是本书的又一亮点。陈履生是我国汉画学会的领头人,在榜首版块“原始到汉代的绘画”中,便可表现其一以贯之的专业素质。在新石器年代的陶纹和战国时期的彩绘及帛画之外,作者谈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在体裁和造型及平面雕琢方面所表现出的淳厚气势、丰厚内容、精美装修、耐看细节和改变万端的雕工等多种美学特征,非熟谙此道者不能言。陈履生一起又是新时期美术研讨的出色学者,出书有多种蜚声学界的论著,所以在第八个版块“20世纪绘画新潮”中,尽显其另一专业优势,对20世纪尤其是1949年以来的绘画下笔尤多。从齐白石谈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蒋兆和、董希文、林岗、李可染、黄宾虹、关山月、钱松喦、石鲁、黄胄、潘天寿、吴冠中和周思聪等,是对新时期我国画纲举目张式的一次检视。尽管限于版面,所论说的画家和著作及画史位置并不周详,但使读者据此看到晚清以来我国画开展的概括。这也正是此书的又一特征。
作者学术视界宽广,凡是汉画、画论、画史和新时期美术都有涉猎。从某一种意义上讲,此书亦是其专业范畴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现。在这本仅有三百页的论著中,作者传递了“我思故我在”的画史理念,为读者翻开一扇不相同的窗户。从中,咱们正真看到了前史长河中一个美妙的画史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