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加快建设京津冀科学技术创新支点城市,近年来,衡水市发挥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抓主体、建平台、促合作、优生态,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层次地融合,加速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努力建设北方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基地,以科技主动赢得发展主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加快实现工业产业质和量的蜕变。
咔嗒咔嗒、吱吱嗞嗞……数万台拔丝织网设备高速运转,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丝网构筑起安平独具一格的风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安平有大大小小的丝网企业1.3万余家,产品涵盖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其编织类丝网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2023年,丝网产业产值实现1006亿元,成为衡水市首个千亿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6月27日,在安平县瑞佳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检查织网机生产运行情况。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在安平县瑞佳网业有限公司,一根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不锈钢丝顺着丝轴缠绕而进,被纵横交错地织成一张亮如绸缎般的丝网。“这是一种特殊的丝网产品,以前国内平纹编织的金属网只能做到400目,像这种500目的高端网全靠进口。”总经理刘爱奇说,当初公司研发这款产品的难度很大,在工艺、原材料、设备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屡次试验都失败了。后来,在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帮助下,经过近200次试验,最终研发成功。
“目”指的是每英寸筛网上的孔眼数目,500目就是500个孔眼,目数越高,编织的难度就越大。如今,这款500目的不锈钢印刷网已量产并批量出货。
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崔伟说,这几年研究院与企业、高校院所合作探索,通过对原材料的开发、高性能高目数织机的研制、编织工艺的研究等,突破“卡脖子”技术,这款平纹编织达500目的不锈钢金属网产品,在过滤、筛分等高端领域实现突破,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低端拥挤、高端稀缺”是过去丝网产业的共性问题。为此,安平在2020年成立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共性需求,全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帮企业快速成长。
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安平多家丝网企业把脉开方,引领丝网产业织出新高度。安平丝网产业集群正从低端到中高端、从“织造”向“智造”发生转变。
安平鑫河金属丝网有限公司将不锈钢线毫米,达到国内最细记录;河北艾林建材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隐形窗纱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安平瑞佳网业有限公司将不锈钢印刷网平纹编织目数提升至600目/英寸……
目前,安平丝网产业共培育规上企业162家,高新技术企业8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打造了“安网”“泰发”“YKM”“多吉云金”等国家驰名丝网商标4个,注册商标总量达5526件。
6月27日,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做钢筋拉力试验。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竖向荷载1815千牛,加载剪应变175%……”6月17日,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内机器轰鸣,7.6米高的动态30000千牛电液伺服试验机前,试验主管王山虎正对应用于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项目的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进行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试验。
实打实的“工”字形“大块头”,在试验荷载作用下,中部由高阻尼橡胶材料与钢板叠加组成边长570毫米、高187毫米的正方体,仿佛成了孩童手中的一根橡皮筋,被轻松拉扯变形后又复归原位。
王山虎介绍,这些“大家伙”个个“粗中有细”,是确保桥梁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
近年来,中裕铁信逐渐完备技术创新机制,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持续加强研发投入,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双渠道发力,打造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高端技术人才。为提高职工创新意识和技术业务水平,他们先后创立了“黄洪涛创新工作室”和“李朋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激发了公司职工的创新活力。
经过多年自主创新发展,中裕铁信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多向测力支座、物联网智能支座等新产品、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们开创的“群力”牌系列新产品,填补26项国内空白,其中1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行业科技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开展精准服务,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衡水市持续组织并且开展大规模科技培训活动,组建河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对企业组织精准服务。通过连续举办创新挑战赛等赛事活动,以赛为媒,搭建技术供需对接交流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此外,衡水市深入推动校企合作,组织并且开展科技直通车、知名院校进衡水等活动,搭建科技成果供需桥梁,加速优秀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向企业流动。组织并且开展科技信贷暖心行等专题活动,解决科技公司在信贷、融资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衡水市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与中国科学院共建衡水科技谷,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河北中科同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中科钒钛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衡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通过衡水科技谷的中试平台,一大批高成长型企业很快孵化出来。这些“中科系”公司,或者是母公司、子公司的关系,或者是投资公司、孵化公司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带动和辐射了衡水市的相关产业。
作为北京中关村(枣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位于枣强县的衡水创新港自2017年11月投运以来,已有30多家企业落户,一颗颗创新“金种子”相继在这里生根发芽。
围绕“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发展定位,衡水创新港突出“京研冀造”发展模式,立足自身产业规划和区位优势,积极构筑承接平台,走好“北京研发、枣强转化”创新发展路径,相继引进一批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项目和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同时,枣强县累计投入5亿元支持衡水创新港平台建设,建成行政服务中心,为公司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搭建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平台,协助企业融资、申请资金支持2000余万元。围绕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该县还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确保“招得来、留得住”。
河北岳鸿智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5年前落户衡水创新港,与京津多家重点院校和科研中心合作开展研发技术创新,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技术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
河北岳鸿智机总经理王爱国介绍,公司研发生产的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且性能优于国外产品,现已应用于国家油田管道项目。
目前,衡水创新港企业获得专利数达到93项,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30余人,承接北京转移转化项目15个、津冀转化项目4个,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拓展。
科技政策的推动对于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021年以来,景县、冀州、枣强、安平县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由B类县跃升为A类县。故城县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由C类县跃升为A类县。武强、武邑、深州、饶阳、阜城县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由C类县跃升为B类县。
目前,衡水市县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A类县6个,B类县5个,C类县清零。去年,该市县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综合得分在全省位居第二。(河北日报记者陈凤来、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