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当头、乘势而上。2024年12月29日,衡水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该市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调旧育新齐头并进,升级传统产业,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处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放眼衡水大地,处处涌动着“干字当头”的激情与活力。
1月2日,在饶阳县,河北迈越智能网业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一号车间已建设完成,丝网检验测试中心和其他6个车间等正同步建设。”该公司项目部经理方勇介绍。
项目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前11个月,衡水市2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9.4亿元,占年计划投资106.5%。69个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开工,其中57个已完工。
2025年,衡水市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机遇,用足用好政策,用好创新金融工具,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加强项目包装整合,继续谋划实施一批成熟度高、支撑性强的大项目。同时,加强全过程管理、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快速推进54个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该市将坚持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聚焦特色产业,锁定头部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全年签约补链强链项目350个以上。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全面梳理衡水在外的成功企业家、领军人才、骨干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深入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
加强与国际化咨询机构对接,大力开展境外招商、国际化招商的同时,积极探索基金招商,每个开发区将设立1支创业投资基金或产业引导基金,吸引优质基金公司落户。力争新引进20家以上央企子公司,为高水平发展集聚新力量、新动能。
连日来,在安平县瑞佳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50余台织网机高速运转,一根根金属丝纵横交错编织成细密的丝网。这两年,瑞佳公司与高校院所深入合作,不断的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给织网机装上“数字大脑”,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传统产业“发新枝”。2024年1月到11月,安平丝网产业营业收入达到972亿元,同比增长5.4%。
在大力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2025年,衡水市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加速成果转化,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着力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行“共享智造”,深化数实融合,拓展“众筹科研”,发展具有衡水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全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2025年,衡水市将健全科技成果筛选、评估、嫁接机制,全面优化创新生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示范应用,为加快建设京津冀科学技术创新支点城市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精准绘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两图两表”,推动安平丝网、枣强复合材料、冀州医疗器械、武邑金属橱柜、深州家居等集群率先建设共享工厂(车间)。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推动联通化工行业大模型在海伟、凯亚落地应用,AI丝网模型、鑫考教育“AI学伴数字人”模型正式运行。推动“众筹科研”新模式向高压油管、工程橡胶等产业拓展。
壮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未来产业。2024年,衡水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5家,低空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20.3%。2025年,该市将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吸引更加多前沿技术、新产品到衡水进行场景验证和产业化。以氢能环保产业园、超算中心等为牵引,在绿色氢能、先进算力等新领域打开突破口。
按以往企业迁移登记流程,从申请到办结,没有十天半个月办不下来。2024年10月,衡水亿普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办理企业从冀州区向桃城区迁移登记,却只用了一天。
“在提交迁移调档申请后,冀州和桃城两地数政局全程线上流转办理,很快完成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该公司CEO邢海峰说,办理过程中,公司还同时办理了备案许可事项,实现准入即准营。
2024年,衡水市创新推出“一申即转”改革举措,解决了迁移登记过程中企业“两头申请、多次跑动”的问题。企业只需在迁出或迁入地登记机关提交一次申请,登记机关之间即在内部流转衔接办理,实现企业迁移登记“一地申请、即时办结”。
衡水围绕优化市场、政务、法治、信用、要素环境等,不断强化改革突破,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该市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52个、省级改革试点149个。市级798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396类电子证照实现“免提交”。在全省率先开展经营主体登记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标准地+承诺制”2.0扩面升级,4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2024年11月底,该市新增经营主体7.4万户,同比增长4.5%。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2025年,衡水市将聚焦发展堵点、民生痛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动力与活力。
紧密衔接中央、省改革部署,推动242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抓好“一县一特色”改革、“微改革微创新”,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加快扩面升级,争取国家、省改革试点示范,推动改革措施在衡水先行先试。
实施稳外贸优结构、优势产业出口等十大专项行动,在支持企业境外参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进外贸企业等方面研究务实举措,全力打好外贸翻身仗。鼓励带领企业抱团拓展中亚市场,抓好衡水国际陆港项目,积极推动纳入中欧国际班列计划。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要素环境、高效办成一件事、行政执法等领域,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同时,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做到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记者 焦磊)
2025年,衡水市将强招商抓项目,集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聚力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靶向改革,激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动力活力;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