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瓷之脉,流转千年。发轫于东汉,兴盛于清末,辉煌于现代,创新于当下。而在醴瓷发展历史中,矗立着一座不朽的丰碑——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1905年至1906年,熊希龄、文俊铎等先后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湖南瓷业公司”;1907年至1908年,创烧了釉下五彩瓷,之后四次在国内外博览会上获得大奖。1955年赓续“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湖南瓷业公司”历史文脉,组建成立了醴陵县陶瓷研究所。在吴寿祺等原湖南瓷业学堂毕业学习成员的努力下,釉下五彩得到全面恢复,并承接了大量国家用瓷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官窑”。盘点醴陵近代陶瓷百年发展历史,“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及其前身都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
醴陵,以得天独厚的瓷业资源,便捷发达的区位优势,先忧天下的湖湘人文,点燃千年窑火。
东汉(公元25—220年),醴陵始建陶器作坊,生产布纹清晰、火候较高的釜、壶、碗、罐等10多种独具特色的陶器。
明洪武七年(1374年),醴陵新阳大土村窑下湾及附近,生产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墙的专用城墙砖,承制10万块左右。
清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兴宁移民廖仲威,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采泥,创设瓷厂,烧制青花瓷器。
清未,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在醴陵先后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开始生产细瓷,创烧了享誉世界的釉下五彩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熊希龄与县人文俊铎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前身之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组建湖南瓷业公司(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前身之一)。同年冬,公司所设瓷厂正式投产,从此醴陵生产细瓷。
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1907年、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创制高火性瓷器釉下颜料,在传统青花装饰基础上,创烧了釉下五彩瓷器。
清宣统元年(1909年)9月,湖南瓷业公司瓷器赴赛“武汉劝业奖进会”,经湖广总督部堂审定,获第一等金质奖牌。
宣统三年(1911年),湖南瓷业公司生产的瓷器,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最优奖。
民国四年(1915年)2月至12月,醴陵瓷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优奖金牌。
民国十四年(1925年),瓷业公司因天灾兵祸影响和管理不善亏损严重而停顿。
民国十五年(1926年),湖南瓷业公司与各债权人签定续约,将该公司第一厂开工,定名“新记湖南瓷业公司”。
民国二十年(1931年)、二十一年(1932年),游先理、文心楼等分别承租前湖南瓷业公司第一厂、第二厂经营,定名“民利公司”“民生公司”。
新中国成立后,在吴寿祺、林家湖、唐汉初等老一辈陶瓷人的努力下,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得到恢复,醴陵瓷业迅猛发展,成为全国陶瓷八大重点生产基地之一。
1949年8月,醴陵和平解放,之后醴陵县人民政府就着手对醴陵瓷业进行恢复和发展。
1951年10月,醴陵瓷业企业公司组织陶画工人欧阳涤凡和醴陵一中教师喻科盈试制瓷用金水成功,后于60年代转入陶瓷研究所金水研究室。
1954年春,醴陵县艺联和县工商联办事处,从醴陵八步桥乡请出原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图画速成班毕业生、釉下彩艺人吴寿祺,任陶瓷工人业余美术训练班专职教师。次年9月,将吴寿祺调入醴陵陶瓷研究所。
1955年9月19日,醴陵县陶瓷研究所挂牌成立,共有管理、技术探讨研究人员38人,下设一个试验厂(内设圆器、琢器、模型雕刻组),一个工艺美术室(内设釉下彩绘、釉上彩绘、青花研究组)。
1955年,陶瓷研究所选送陶瓷产品参加北京展览会;徐协和为北京故宫博物馆设计制作一批陈设瓷,其中1米高的镂雕“和平天球瓶”最为精致。
1956年1月16日,湖南省工业厅批复同意,醴陵陶画加工厂所属颜料工段划归陶瓷研究所。
1956年2月12日,成立“醴陵县瓷业公司”。3月5日更名为“湖南湘潭区醴陵瓷器工业公司”。
1956年4月25日,醴陵陶瓷研究所刘代再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获“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称号。
1956年6月12日,国务院批复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成立瓷业公司,统一管理醴陵瓷业。6月25日,湖南省工业厅决定,将“湘潭区醴陵瓷器工业公司改组为“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
1956年6月后,醴陵县陶瓷研究所改为“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研制的宝珠坛、套珠坛、套平罐、五头角碗、宝珠咖啡具等33个出口瓷新品种分别在各厂投入生产。
1956年8月,釉下彩老艺人吴寿祺赴北京出席全国老艺人代表会议,受到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陶瓷研究所招收第一批高小毕业生,分别分配在彩绘、雕刻、工业瓷等工序。
1956年3月,陶瓷研究所开始主办醴陵县业余美术训练班,共轮训600多名彩绘工作。
1956年,釉下彩基本得到恢复,陶瓷研究所绘制的釉下五彩瓷产品在全国陶瓷专业会议上得到中央首长及与会人士的好评。后来,《画报》记者梦珊首次来醴陵采访时赞美道:“釉下彩的成功是异常优美的,她像一个苗条的美丽姑娘,特别引人喜爱。”
从1957年首次承接外交部“使馆瓷”始,陶瓷研究所一直承接国家用瓷制作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官窑”。
1957年4月,陶瓷研究所成功试制电瓷防叠槽筒、张力座指型导纱架等工业用瓷。其中防叠槽筒的试验成功,使中国变成全球唯一能生产此类产品的国家。
1957年5月,陶瓷研究所研制出90#、97#、98#长石釉、釉下彩绘透明釉;成功试制薄胎瓷,其最薄的厚度为0.8毫米,比其他产区的同种类型的产品薄0.1毫米,真正达到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要求。
1957年下半年,陶瓷研究所光荣地接受了中央轻工业部下达的150套国家用瓷制作任务,大多数都用在驻外使馆和外国驻本国使馆。
1958年4月11日,陶瓷研究所为主席试制6种茶杯样品,送长沙鉴定。6月24日,湖南省委来电称:主席对试制的茶杯很满意。制白杯20件,花杯20件,定名为胜利杯,于7月5日前送省。
1958年4月21日,陶瓷研究所发明粉彩贴花,比手工生产提高效率60倍。
1958年5月5日,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更名为“湖南醴陵瓷器公司”。当月,陶瓷研究所也更名为“湖南醴陵瓷器公司陶瓷研究所”。
1958年5月开始,承担越南首批10名学员8个月的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培训工作,并对越方陶瓷原料及烟煤进行了试验。
1959年1月,著名作家沈从文,将收藏多年的明清古瓷30余件赠给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今群力瓷厂);1975年12月、1977年3月,沈从文又两次赠送明清古瓷5件,后存放陶瓷研究所湖南陶瓷陈列馆。
1959年1月19日,陶瓷研究所所长李维善赴京参加国务院召开的首都十大建筑供货汇报会。会后,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场订购醴陵釉下彩瓷器55701件,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瓷38240件,陶瓷研究所与艺术瓷厂于当年8月如期完成任务。
1959年3月,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惠来陶瓷研究所考察,并指示引用稀土元素研制釉下颜料。当月,全国陶瓷专业会议在醴陵召开。主持会议的轻工业部部长助理李人凤看到陶研所薄胎瓷后,吟诗一首《十支花歌》称赞:“醴陵一起快如飞,釉下彩瓷争光辉,白玉壶、薄胎杯,渌水春风人忘归。”
1959年7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承制300套釉下彩蝴蝶花面胜利杯(带托),供国庆十周年时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使用,并沿用。
1959年8月,罗瑞卿大将参观陶瓷研究所,见到薄胎瓷精细无比,赞叹道:“荆棘窝里出好柴呀!”
1959年9月,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生产的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用瓷送京。品种有釉下彩茶具、烟具、花瓶、瓷雕龙舟、盆景挂盘(直径1米)。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参观时,对醴陵釉下彩瓷器连声称赞:“好,线月,陶瓷研究所为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增补釉下彩胜利杯300套,并为周恩来总理生产接待外宾专用茶杯50套;成功试制耐酸考克、瓷质坩埚等化工陶器。
1960年2月,陶瓷研究所与醴陵艺术瓷厂等6个单位,共同完成了在北京举办的“湖南省陶瓷展览会既湖南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布展任务。
1960年9月24日至10月24日,为庆祝中缅两国边界协定签订生效,陶瓷研究所完成了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礼品瓷制作任务,共计110080件。
1961年,陶瓷研究所设计了新器型15种、新画面70种、试制新产品6000件。这一些产品先后参加了苏联莫斯科“中国现代陶瓷展览”,莱比锡、巴西等国际博览会,广州贸易展览会。
1961年,在湖南省醴陵瓷器公司新产品评选中,陶瓷研究所获特等奖3个、甲等奖5个、乙等奖5个、丙等奖3个。
1962年9月16日,世界著名和平人士、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参观陶瓷研究所并题字。
1962年5月,陶瓷研究所林家湖完成赴越南海阳瓷厂为期10个月的援助任务。
1962年11月28日,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湘潭地委第二书记考察陶瓷研究所。
1963年6月19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王兴华等2人,来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拍摄《瓷城漫步》纪录片,介绍醴陵日用瓷生产及老艺人吴寿祺绘瓷活动等情况。
1963年9月13日,国家轻工业部从陶瓷研究所等厂家征集19个产品参加国家科委举办的全国新产品展览会。
1963年10月23日,时任国家轻工业部长孔祥桢视察陶瓷研究所,并题词“继续努力,精益求精。”
1963年12月,陶瓷研究所陶春梅、李佑安成功研制低温无铝色口釉,并用来生产首都人民大会堂用瓷。
1964年1月15日,首都人民大会堂管理处从陶瓷研究所、艺术瓷厂定购国宴、便宴、高级便饭餐具、茶具、胜利杯等54个品种的釉下彩瓷。国庆十五周年国宴全部使用醴陵瓷器。
1964年5月,陶瓷研究所研制的釉下多彩贴花纸、釉下桃红、海兰、姣黄、艳黑等6种产品,参加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获“展出纪念证书”,并获湖南省计委、经委、科委联合颁发的“新产品奖状”。
1964年8月,陶瓷研究所李丕雄、刘声远创制的瓷用釉下贴花纸,经省级鉴定后投产。
1964年9月,陶瓷研究所为湖南省社交处、韶山旧居陈列馆制作“清水塘”瓷质模型。
1964年12月,陶瓷研究所采用实注、双面浇釉、生坯绘画、方窑吊烧等新工艺,成功试制长1.20米、宽0.42米、厚0.2米的釉下彩瓷板。
1965年1月,湖南醴陵瓷器公司陶瓷研究所”更名为“湖南省轻化工厅硅酸盐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
1965年5月,陶瓷研究所举办了国内外现代日用陶瓷展览会,展出日本等20多个国家近2000件产品,参观人数达9000余人次。会后,将展出的部分产品编绘成了“国内外日用陶瓷器型资料选编”。
1965年5月,湖南省轻工研究所硅酸盐研究室,由长沙迁并到陶瓷研究所。7月,接管群力瓷厂所属颜料工场。机构逐步扩大,职工增加到145人,分设原料、成型、颜料、产品设计、釉下贴花五个研究室。
1965年8月,由湖南省科委介绍,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苏诚寿来陶瓷研究所拍摄科教片“釉下彩瓷器”,剧本由本所罗景炘编写。
1965年9月,陶瓷研究所改为湖南省轻工厅直属机构,并由企业体制改为事业单位,从此科研工作面向全省陶瓷工业。
1965年11月,陶瓷研究所《湖南陶瓷》杂志(现更名为《陶瓷科学与艺术》)创刊,时任陶瓷研究所所长李维善任主编。
1965年12月,陶瓷研究所为周恩来总理生产100件接待外宾用的釉下彩松树画面和蝴碟画面胜利杯。
1966年5月,陶瓷研究所选送展品赴意大利、瑞典、科威特、阿根廷、阿尔及利亚展览。
1971年2月,陶瓷研究所接受试制主席釉下彩餐具和烟灰缸的任务,并按时完成。
1972年,湖南省轻工业局将所属轻工研究所金水车间由长沙搬迁到陶瓷研究所。
1972年,陶瓷研究所送选新产品样品参加广州春交会、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
1974年5月,陶瓷研究所为主席设计制作42厘米、40厘米的带盖鱼盘各30件,15.5厘米浅型三大碗80件。
1975年8月,陶瓷研究所完成北京—长沙主席专列用瓷花钵设计制作任务。
1976年7月,陶瓷研究所与星火瓷厂、省轻工局陶瓷设计室承担省科委“细瓷明熖无匣快速烧成”科研课题。
1976年11月,陶瓷研究所成功试制出陶瓷、玻璃制品的金色装饰材料——钯金水。
1976年12月16日至1977年1月15日,以醴陵瓷器为主的“湖南陶瓷汇报展览”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王震、谭震林、耿飙、等前往参观。
1977年1月,著名作家、文学家郭沫若为陶瓷研究所《湖南陶瓷》题写刊名。
1977年6月,陶瓷研究所和群力瓷厂生产的毛主席纪念堂用瓷——釉下芙蓉花缸等共1091件运往北京。
1977年11月,陶瓷研究所向全省科学大会献礼、报捷成果丰硕,这中间还包括有:大型瓷雕“韶山灌区”以及大型瓷板画、红釉花瓶等。
1978年7月,陶瓷研究所为外交部制作礼品瓷7种、117套、1685件。
1978年,陶瓷研究所生产的钯金水、稀土釉下红、黄、黑颜料在全省科学大会上获奖。当年11月,钯金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1979年1月,陶瓷研究所为访美制作外交礼品瓷34种、17套、366件。
1979年,陶瓷研究所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制作陈设瓷23件。其中有:直径1米的“春夏秋冬”挂盘4个,分别为林家湖的《春光》、易炳萱的《清趣》、陈扬龙的《秋艳》、邓文科的《傲雪》。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陶瓷研究所工作重心也向服务市场转变,新的设备被引进、新的技术被应用、新的产品被开发,为我国日用陶瓷工业进步,特别是釉下五彩瓷艺术的进步与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1年2月,陶瓷研究所研制的磨光金、无光金制剂半自动单色丝网直接印花装饰工艺,获国家轻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1981年5月26日,湖南省轻工业厅批准成立湖南陶瓷质量检测站,承担湖南省陶瓷质量检测检验。
1981年10月,日本土歧市友好代表团一行15人、美国陶瓷考古团一行26人来陶瓷研究所参观。
1981年,陶瓷研究所《湖南陶瓷》杂志更名为《陶瓷》,第二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1982年8月,陶瓷研究所佘华设计制作的17厘米花插,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会二等奖。
1983年5月,首届“陶瓷杂志杯”有奖评比活动在陶瓷研究所举行,全国各地50余位来宾参加。
1984年9月,陶瓷研究所站在市场之间的竞争前列,提出了“立足醴陵、服务全省、对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方针,走科工贸一体的发展方向。
1984年11月,陶瓷研究所所长陈海波致信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汇报本所工作情况。次年2月,接到批复回信。
1984年,陶瓷研究所设计的“电动摇头七品芝麻官”陶瓷雕塑,在全国旅游服务产品内销工艺展销会上,成为全国陶瓷产品唯一评为“金杯优秀奖”的代表作。
1985年6月,经湖南省轻工业厅批准,醴陵陶瓷研究所改名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1985年,陶瓷研究所研发的SHF陶瓷部件成功应用于我国人造卫星发射;生产的陶瓷刚玉砖成功应用于上海宝钢二号高炉,以其优异性能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
1985年11月8日,中央委员、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到陶瓷研究所考察。
1986年1月15日,陶瓷研究所生产的芙蓉牌10%黄金水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1986年,陶瓷研究所创作的《瓷雕宫灯》,次年被作为“国家珍宝”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
1987年1月16日,中央美院教授黄永玉一行10人来陶瓷研究所参观指导。
1987年4月,著名美术家黄永玉设计、陶瓷研究所承制的一对1.6米高蓝釉荷花花瓶作为国礼,由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将军赠送给日本广岛市政府。
1987年10月,陶瓷研究所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特制大型瓷雕《韶山》和1.2米高《万花瓶》《玉兰花蝶牡丹瓶》。
1989年11月20日,应国家外贸部门邀请,陶瓷研究所唐锡怀赴突尼斯技术援助。
1993年,陶瓷研究所邓文科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为醴陵釉下五彩瓷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1994年,陶瓷研究所《陶瓷》杂志改名为《陶瓷工程》,醴籍著名书法家李铎为《陶瓷工程》题写刊名。
1995年9月,陶瓷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此时,全所固定资产原值达1500万元,设有陶瓷工艺、工业陶瓷、美术设计、金水、颜料及资料信息6个专业研究室,配设中试车间和装饰材料生产车间,中国轻工总会陶瓷质量检测中心醴陵站;全所共有职工347人,其中科学技术人员占41%,累计取得科研成果217项,其中76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年工业总产值达5300多万元。
1995年11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研发的自释釉陶瓷生产技术通过国家鉴定验收,并由国家科委选送参加德国纽伦堡科技大会获得银质发明奖。
1997年12月,陶瓷研究所11件釉下彩艺术陶瓷作品入选紫光阁陈列。
1999年11月,陶瓷研究所生产的汽水分离器陶瓷滤芯作为生命保障系统重要部件随神舟一号飞船进入太空。
进入新世纪,陶瓷研究所也经历改制的阵痛。在挫折中奋进,在困难中前行,以舍我其谁的气魄取得傲人的成绩。
2000年9月,陶瓷研究所整体转制,分设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省陶研后勤服务中心。
2002年4月,陶瓷研究所“高性能工程陶瓷产业化”项目入选国家计委“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2003年9月和2008年9月,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先后两次来陶瓷研究所视察并创作,并为陶瓷研究所题词“瓷魂”。
2004年8月,陶瓷研究所复制开发出“巴拿马金奖瓶”,后由国际奥委会荣誉主席萨马兰奇、现任主席罗格、希腊奥委会主席尼古拉乌、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分别用四种文字在瓷瓶上题词“从长城到奥林匹亚”,并命名为“世界和平”,作为中国奥委会赠送给国际要员的礼品。
2004年8月,陶瓷研究所成功推出“红色瓷典——纪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诞辰100周年”釉下五彩精品珍藏瓷。
2005年4月,陶瓷研究所首批电真空陶瓷管出口到美国伊顿电气,为全国首家。
2006年10月,陶瓷研究所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研制开发了“中国红牡丹天球瓶”礼品瓷50套,作为国家主席赠送给出席峰会的非洲48国元首及贵宾的礼品。
2008年7月8日“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陶瓷研究所成为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高端行政礼品定点开发、生产、供应商,专门负责世博局陶瓷类行政礼品的生产供应。
2009年5月,陶瓷研究所邓文科大师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4月,株洲汇鑫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公司入主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湘瓷科艺转制为民营企业。
新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陶瓷研究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湖湘瓷业百年荣光品牌将得到延续与发展!
2019年12月13日,经省政府决定将陶研后勤服务中心整体移交醴陵市人民政府。
2020年6月29日,陶瓷研究所整体成建制划转至醴陵市政府,启动陶瓷研究所的振兴工作,目标是将陶研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集研、检、产、学、游于一体的开放式新型研发机构,重塑湖湘瓷业百年荣光品牌。
2020年9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股权划转,成为醴陵渌江集团旗下子公司。
2022年12月7日,经株洲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作为醴陵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副处级事业单位,承担醴陵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综合研发、人才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职能。
“征程万里云鹏举,笃力奋楫开新篇”。新成立的醴陵陶瓷发展研究中心将赓续陶瓷研究所历史文脉,接续老一辈陶研人光荣使命,谱写新时代新篇章,为醴陵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资料:《醴陵陶瓷志》(1989年湖南醴陵瓷业总公司)、《1957年上半年试验工作总结》(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陶瓷研究所建所以来资料摘录》(1985年)、《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建所三十年资料》(195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