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4日 22:45进入复兴论坛来源:CNTV手机看视频
解说:山东鄄城县大埝乡俊李庄,记者在这个鲁西南的农村院落中听见了久违的织布声。
解说:农家妇女编织的这种提花斗纹布叫鲁锦,鲁锦的织造技艺没有一点典籍记载,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是鲁锦的传承方式。
解说:元明之际,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面积种植,鲁西南妇女将传统的葛、麻、丝、织等工艺揉于棉纺形成了鲁锦织造技艺,鄄城是鲁锦织造最繁盛的地方之一。明万历年间,纺织兴盛,妇女织布,夜纺车之声比屋相闻;清末,鄄城棉织土布工艺繁复,从植棉纺线道工序。
刘春英:难在这个,有一点差错都不行,一点缠错了,那些线都乱了,这些线都报废了。
解说:鲁西南妇女靠灵巧的双手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鲁锦,鲁锦除了从植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繁复的72道工序外,织女们还能用22种基本色线月,鲁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鄄城县有专门的鲁锦博物馆,路维民是鲁锦博物馆的馆长。
路维民(山东鄄城鲁锦博物馆 馆长):原来鲁西南织锦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作为一个少女的陪嫁,每一个少女她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家里的母亲和大娘婶子学织造鲁锦,如果她织的织锦数量又多,织得又好,花色又是别人都不会织的,这个女孩就是能找到一个好婆家。它这是一个什么标志?是这个女孩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志。
解说:在鄄城农村,每当女孩出嫁时,娘家都要陪送自家织的几铺、几盖作为女儿的嫁妆。
黄玉环:新的。那时候都没结婚,那多少年了我织的,就放那的,你看都发霉了吧这东西,你看多少年了吧。
孙彩霞:又传到我这儿了,传到我这我还没舍得铺,也没舍得盖,那时候多,就一直留着了,一直放着呢。
解说:上世纪70年代前后,鄄城农村鲁锦生产主要是农民自产自用或自产自销、贴补家用,后来随着机器织布的增多,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织鲁锦的人慢慢地少。
刘春英:织了没地方销售,没地方销了,你织啥去?咱自己能用多少,这是有加工来这,才给人加工才织着了,你要没有这样的,你织了上哪,上哪卖去?
解说:上世纪80年代以后,没有销路的鲁锦沉寂了。20多年过去的今天,具有浓郁民族民间艺术风格的鲁锦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鄄城县一些经销公司和纺织户开始合作,开发生产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家居用品旅游用品,鲁锦有了重新发展的生机。
路维民:我对鲁锦产业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是慢慢的升高了,他们期望一些能体现自己,对文化产品与众不同的一个认识,他们更期望纯棉的纯手工织造的,不光这样的产品的原料是这个环保的,包括它的生产的全部过程,都是绿色无污染的。
任朝勇(村民):对。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妇女在家出不去,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的那都织布,都挣两毛钱,给公司加工。
任朝勇:比出去打工强,她出去打工,她出去了一年不能在家照顾老人,不能照顾小孩,地不能种,这个一举四得了,照顾老照顾少,还得种地,还能挣钱,挺好,挺不错。
解说: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发现:农闲时在家里织布的都是40岁以上的妇女,平均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而年轻一些的妇女都外出打工了,织布技艺面临谁来传承的问题。
解说:鲁锦织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山东的民间手工艺保护。5年前,他申报承担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山东文化产业调研项目,鄄城鲁锦就是他重点调研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院长):2006年之前的,20多年,我们从始至终在呼吁保护,民间艺术濒临灭绝了,我们肯定要从抢救这个方面去做许多的工作。那么2006年,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把这么多东西民间已经濒临灭绝的把它留下来,把民间的文化、民间的手艺如何继续传承下来,它有个发展问题。
记者:您看这个鲁锦,它也是属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您的角度专业的角度来说,保护它的必要性在哪?
潘鲁生:纺织工艺是很复杂的,上百道工序。但是作为民间艺人,她了如指掌,从纺花经线一直到染色,包括一个手表花,一个斗纹花,它得需要很多色彩的调配,没有图谱,都在脑子里。那么这样的东西呢,就是非物质,就是无形的,保护它的传承,是保护这门技艺的传承,如果这个人,这个传承人,手艺人没了,你这个工艺就没了。
刘春英:儿子跟我学,愿意学,学得了,星期天(放学)来了,还能上机学两遍呢。
解说:91岁的吕清兰老人的织布技艺代代相传,如今她的女儿、孙女都会编织鲁锦,而上小学四年级的11岁的曾孙女能否继承这门传统技艺呢?
孙彩霞:愿意。不能从我这丢了,从我这丢了不行,有个闺女就叫她学,一边上学,上完学做完作业,没事了叫她学。
潘鲁生:所以说我们现在在记录这些艺人工艺制作的步骤当中,一个是通过录音、录像、笔记记录她的程序,同时我感觉也应该发挥我们民间艺人的传承作用,就是怎么能把这个工艺、手艺能传给下一代,这是一个积极的保护,如果是仅仅靠一批学者、专家在那里做记录性的保护或者把它放到博物馆,我感觉这是一个单一的或者是一个暂时的真正的文化传承,我感觉应该是代代相传,把这个手艺由母亲传给女儿或者传给儿子。
解说:在山东和鲁锦一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临沂柳编等农村手工艺。在市场化条件下,这些传统手工艺共同面临如何生存发展的挑战。临沂市被誉为全国的柳编之乡,记者来到临沂市临沭县一个叫圈子河的村庄。
王红兴:打工这时候吧,天气寒冷嘛,出去打工受罪嘛,风不打头、雪不打脸的,就说毕竟身体舒服,挣钱多少也都无所谓了。
解说:在圈子河村围绕柳编有一个生产销售链。首先,村民在自家或村里人开的小作坊里编好柳编产品,然后有中间人定时上门来收货,最后,中间人负责把这些货送到销售公司销售。
解说:听村里人说,在圈子河庄柳编手艺最好的是王夫敬。现在他已经是县里柳编公司的技术指导。
王夫敬(村民):这个据听说是200多年前左右,原来都是农用的农具,簸箕、筐子。
王夫敬:比如说筐子,用针线,笸箩用,还有女儿出嫁,父母陪送一对筐子,还有一个簸箕,一个小土簸箕,这都是需要的,是娘家需要陪送的。
王夫敬:我爸爸妈妈把这个钱撒到地里,然后我们去给老人磕个头,然后把钱撒在地里,就去扫,把钱扫下来。
王夫敬:实际上原来的风俗就是不是扫钱的,是孝顺老人,三天以后吧给老人扫地的,孝敬老人那是,就说你扫地哪有白扫的,老人给点钱,还有磕头的。
解说:据历史记载,柳编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临沂也是发源地之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利用当地生长的柳条编织簸箕、筐子、箢子等农用和生活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沂柳编手艺发展为产业。目前,临沂有13个乡镇,100多个专业村的25万农民在从事柳编生产。
王夫新:进价是五块多点。给下边生产价呢,是按四块七八,一个筐也就挣两三毛钱。
解说:现在,临沂的柳编手艺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
秋炳胜:还有圣诞类,圣诞,你像这些篮子都是圣诞类,圣诞类呢就是圣诞节和圣诞节有关的。
秋炳胜:对,这些产品呢就是95%以上全部是在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出口的,国内也需要,也喜欢,但是它的量没那么大。
解说:2010年,临沂柳编手艺产业实现产值近70亿元人民币,柳编不仅为临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富裕了一方百姓;同时,柳编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潘鲁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其实首先是技艺本身它有历史的一个脉络,如果说民间文化和其它的文化有什么不同,我想它就是生活的问题,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创造的这些价值。
解说:冯骥才,著名作家、民间文艺家,近十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
冯骥才(作家):我们说的柳编,这样看起来就是荆条编的东西,他们的造型,他们独特的智慧,他们对美的感受,这种心灵手巧都在他们的一些工艺里反映出来,它是我们民族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精神的载体。
记者:我看这个筐子,还有这个簸箕,这都是以前老辈们传下来的编织的方法吗?
解说:因为潮湿的空气使柳条不容易折断,编出来的产品光滑美观。有时,老人们编织时还需要蹲着编,趴着编以便用力使劲把产品压出,各种轮廓和造型来。
记者:你要是常年在这个地窨子(地窖)里边编这个柳条筐,对身体有影响吗?地窨子(地窖)这么潮。
王文印:干时间长了,出来活动活动,腿也容易疼,腰也容易驼背,实际上有影响,这是肯定的。我们干这行大部分都是干到老了,这个腰就有点驼背。
解说:艰苦的劳动付出以及对传统编织方法的坚守,让柳编精湛的传统技艺得以留存。
王文印:对。你看俺卖65元吧,人家去市场上卖80元,要是出口加上这费那费的,它就太高了,它推不出去。
解说:老人们在地窖里精编的筐子、箢子等柳编产品虽然价格高。但不愁销路。因为这种精编的产品质量好、耐用,总有当地人上门来收购。
冯骥才:任何民族的文化它都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精英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的文化。我曾经做了一个比喻:我说精英文化就是一个
像父亲一样的文化,它是理智的,它是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思想,它使我们非常清晰,这是一个父亲的,非常有力道的一个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像一个摇篮一样,我们在这种文化里长大的,不知不觉长大的,但是它是给我们温暖的,跟我们充满感情的一种文化,它像母亲一样一种文化,它哺育了我们。到我们到海外的时候,我们再看见这个东西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它的那个亲切,这是母亲的一种文化,就是我们民间的文化。
解说:与临沂柳编、鄄城鲁锦一样,潍坊杨家埠年画也是根植在齐鲁大地上的传统农村手工艺品,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杨家埠年画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呢?
解说:杨家埠木板年画距今已有600年的生产历史,清代中期形成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板数万的强盛时期。杨家埠作为全国知名的年画生产专业村,刻板、印画技艺代代相沿传承至今。
解说:杨福源是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第六代传人,七八岁时跟着老一辈学习制作年画。
杨福源:这是个年年有余,这是个成对的,贴的话都是这样贴:年年有余,有鱼的谐音,写成这一个余,这个年画是杨家埠最早的年画,最有代表性的。杨家埠的画种很多,包括门神、年画,再就是门上贴的、锅灶上贴的,有五六百种。
解说:杨家埠年画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适应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杨家埠年画在继承保护中寻求创新。杨家埠地处潍坊,潍坊国际风筝节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杨家埠年画艺人根据市场的需求,在保持传统题材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挂历、布艺年画、卷轴画、精装资料画册等多种产品作为礼品、纪念品、收藏品出售。
顾客:我住的也是比较现代的小区吧,应该是。但是我觉得在这个钢筋结构的这个城市里加上这么一点点缀,还是民族文化的点缀还是挺好的,我觉得实际上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一种保留吧。所以说,尤其是带孩子来嘛,让他来了解了解中国的文化。
杨福源:杨家埠年画属于第一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收藏的多了,搞美术的买的多了,做他的美术资料,再就是国外一些游客、国外那些老华侨都喜欢杨家埠年画。
记者:您说到杨家埠年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杨家埠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承人吗?
记者: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山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2007年认定的。
解说:杨家埠已有省级民间工艺大师9人,市级以上民间工艺大师28人,有1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
王贵祥(杨家埠管理委员会 主任):我们对杨洛书老先生,我们有特殊的补助政策有可能是一万元,也有可能是两万元,我们省级这块我们就五千元,对于我们市级,市级这些年轻人就三千元。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需要保护、传承,您觉得现在杨家埠年画能不能以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杨福源:我是传承人我再往下传,徒弟再往下传,他就把杨家埠古老的东西传下去。
杨福源:有,我今年72岁了,我徒弟今年都50多岁了,他的孩子可能也要结婚了,就传下去了。
解说:杨家埠年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除了子承父业,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方式以外,当地政府还采取措施,通过专门教育来培养年轻的传承人。
王贵祥:我们就是中小学手工课把扎风筝、绘制年画走进了课堂,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门类,专门在全区全市的范围内征收了这样专业的班次,进行了长期的这种教育培训。
记者:像他们毕了业以后就可以直接就像以前的这些艺人一样来刻板,做年画吗?
解说:杨欣,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学了3年的刻板和印刷现在能独立创作杨家埠年画。
记者:这个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是你自己刻的?这个样子呢?样子是你画的呢还是?
潘鲁生:有具体的保护的措施,包括要给传承人要发一定的津贴补助,要让他们收一部分徒弟把技艺传承下去,这种保护制度我感觉应该学习日本和韩国,他们把民间艺人奉为国宝,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它叫无形文化财,把它的拥有人、继承人和传承人作为人间国宝高度重视和尊重,包括日本好多的歌舞伎、陶艺的和木艺的这些工艺师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另外他也有一个己任,就是给你一个这么高的荣誉,还有很多的津贴,但是你一定要把这些工艺和艺术传承下去,他有一个传承和传授的任务。
解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要有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外,生产性保护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方式。
冯骥才:我们民间的一些手艺,一方面我们确定它是文化遗产它需要传延,在传延的时候呢,市场很重要,现在市场跟以前不一样,市场大了。如果它在市场能够流通起来,一个便于它文化的传播,另外一个我想它也便于传承。
潘鲁生:但是如果没有生产性保护,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手艺进入博物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真正意义上的人绝技亡,就是艺人没了,这个技艺也就丢失了,特别是生产性保护。山东具有它的代表性,因为山东保护了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每年的辐射面是非常大的,广大的农村有接近二百万的农民,这些艺人从事手艺活的劳动,创造一千多个亿的价值,我们应该高度地关注和重视他们。
解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在创造经济价值时,如何保护它特有的文化品质和特点,这是生产性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冯骥才:生产性的保护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但是这个保护的方式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冯骥才:有几个元素是不能变的。比如第一个,你的手工性是不能变的,我们不能把手工用机器代替,现在我们发现有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木版年画,有的地方干脆用印刷机印了;有的地方比如说皮影,皮影原来是手刻的,现在拿机器压了,手刻的和机器压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刻一个张飞的脸,我可能对张飞的这种张飞需要表现他这种非常粗犷的、非常豪爽的、火爆的这样一个个性,我在刻的时候,我可以把感情表达出来,你拿机器压的话,所有的东西制作得都一样了,我觉得手工性是不能改变的,第二个地域性是不能改变的,这个地方本身的特点不能丢失。我们中华文化呢,之所以说它是灿烂的,就因为它是多样的,就是因为我们地域是多样的,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风格、个性这个都不能失去。
解说:2011年1月9号,这是一个齐鲁大地农村手艺人值得记忆的日子,山东农民创造的手工艺品第一次走进了中国最高艺术殿堂,“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开年大展,中国结、柳编、鲁锦、年画等手艺品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勃勃生机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十几天的展览,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观众络绎不绝。
冯骥才:我特别欣赏鲁生他们做的事情,我们专家必须要有一个责任,有一个文化责任,这个时代转型,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化人应该有一种担当的精神,应该到第一线,因为我们的民间文化,它是活着的文化,是在老百姓的生活里的文化。
潘鲁生:文化是要靠保护的,技艺是要靠传承的。针对现在社会的需求,需要发展,只要传统文化的这颗种子没有改变,文化的基因没有改变,我想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解说:潘鲁生教授主持的山东文化产业调研项目历时5年,山东工艺美院的师生有一百多人参与了这项调研活动。
记者:有没有这个手工艺的企业提出希望你们学校或是学者,介入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
潘鲁生:很多企业都有这种愿望,主要是内销市场,就希望一部分设计师参与或者希望他的设计师送到高校来培养,这是两个需求。如果像农村文化产业、传统手工艺这样的产业如果想健康发展的话,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这些东西认真地去调查研究,总结出来一套科学合理的经验,是吧?有的准入市场之前有一个学术的背景、学术的调研;另外呢,我想也应该有设计的规划,我们现在就是缺乏创意,很多的手艺本身非常好,现在为什么很多企业依赖于国外大的公司,因为没有设计创意,就是国外来样加工如果是创意这个层面放到了高等院校,放到设计事务所或者设计公司,这样跟农户、农民的手艺有机结合,这是个非常广阔的空间。
解说:山东工艺美院的师生在调研中,为有需求的农村手艺企业出谋划策,他们和农民合作创意的许多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元素。
潘鲁生:这个是我们,这个是根据就是传统的这个手工艺,根据我们的一个设计,就是跟世博会山东馆设计的一个座具。
潘鲁生:你可以坐下来,我们可以坐下,坐下。在大的一个公共空间,我们一般地在一个影院,在一个客厅,都可以把它设计成一个这样的东西。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和深圳文博会展览期间,很多的大的公司都要订这个,就是这样的一个座具,就等于是一个新的改变。
潘鲁生:没有,传统的它就是说,盛东西的多,把它做成一种家具的特别是这样的一个座具,这样的形态很少,就是一个蒲团,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一个形态,恰恰是现在最时尚的。我想就是传统的手工艺今后的一个未来发展的一个路径,就是要创新,要跟时尚生活结合,要走进我们的家庭,走进我们的生活空间它才有生命力。
解说:山东鄄城县大埝乡俊李庄,记者在这个鲁西南的农村院落中听见了久违的织布声。
解说:农家妇女编织的这种提花斗纹布叫鲁锦,鲁锦的织造技艺没有任何典籍记载,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是鲁锦的传承方式。
解说:元明之际,随着棉花在黄河流域的大面积种植,鲁西南妇女将传统的葛、麻、丝、织等工艺揉于棉纺形成了鲁锦织造技艺,鄄城是鲁锦织造最繁盛的地方之一。明万历年间,纺织兴盛,妇女织布,夜纺车之声比屋相闻;清末,鄄城棉织土布工艺繁复,从植棉纺线道工序。
刘春英:难在这个,有一点差错都不行,一点缠错了,那些线都乱了,这些线都报废了。
解说:鲁西南妇女靠灵巧的双手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鲁锦,鲁锦除了从植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繁复的72道工序外,织女们还能用22种基本色线月,鲁锦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鄄城县有专门的鲁锦博物馆,路维民是鲁锦博物馆的馆长。
路维民(山东鄄城鲁锦博物馆 馆长):原来鲁西南织锦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作为一个少女的陪嫁,每一个少女她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家里的母亲和大娘婶子学织造鲁锦,如果她织的织锦数量又多,织得又好,花色又是别人都不会织的,这个女孩就是能找到一个好婆家。它这是一个什么标志?是这个女孩心灵手巧的一个标志。
解说:在鄄城农村,每当女孩出嫁时,娘家都要陪送自家织的几铺、几盖作为女儿的嫁妆。
黄玉环:新的。那时候都没结婚,那多少年了我织的,就放那的,你看都发霉了吧这东西,你看多少年了吧。
孙彩霞:又传到我这儿了,传到我这我还没舍得铺,也没舍得盖,那时候多,就一直留着了,一直放着呢。
解说:上世纪70年代前后,鄄城农村鲁锦生产主要是农民自产自用或自产自销、贴补家用,后来随着机器织布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织鲁锦的人越来越少。
刘春英:织了没地方销售,没地方销了,你织啥去?咱自己能用多少,这是有加工来这,才给人加工才织着了,你要没有这样的,你织了上哪,上哪卖去?
解说:上世纪80年代以后,没有销路的鲁锦沉寂了。20多年过去的今天,具有浓郁民族民间艺术风格的鲁锦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鄄城县一些经销公司和纺织户开始合作,开发生产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家居用品旅游用品,鲁锦有了重新发展的生机。
路维民:我对鲁锦产业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他们期望一些能体现自己,对文化产品与众不同的一个认识,他们更期望纯棉的纯手工织造的,不光这个产品的原料是这个环保的,包括它的生产过程,都是绿色无污染的。
任朝勇(村民):对。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妇女在家出不去,上有老下有小出不去的那都织布,都挣两毛钱,给公司加工。
任朝勇:比出去打工强,她出去打工,她出去了一年不能在家照顾老人,不能照顾小孩,地不能种,这个一举四得了,照顾老照顾少,还得种地,还能挣钱,挺好,挺不错。
解说:记者在村里采访时发现:农闲时在家里织布的都是40岁以上的妇女,平均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而年轻一些的妇女都外出打工了,织布技艺面临谁来传承的问题。
解说:鲁锦织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山东的民间手工艺保护。5年前,他申报承担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山东文化产业调研项目,鄄城鲁锦就是他重点调研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院长):2006年之前的,20多年,我们一直在呼吁保护,民间艺术濒临灭绝了,我们一定要从抢救这个角度去做许多的工作。那么2006年,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把这些东西民间已经濒临灭绝的把它留下来,把民间的文化、民间的手艺如何继续传承下来,它有个发展问题。
记者:您看这个鲁锦,它也是属于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您的角度专业的角度来说,保护它的必要性在哪?
潘鲁生:纺织工艺是非常复杂的,上百道工序。但是作为民间艺人,她了如指掌,从纺花经线一直到染色,包括一个手表花,一个斗纹花,它得需要很多色彩的调配,没有图谱,都在脑子里。那么这样的东西呢,就是非物质,就是无形的,保护它的传承,是保护这门技艺的传承,如果这个人,这个传承人,手艺人没了,你这个工艺就没了。
刘春英:儿子跟我学,愿意学,学得了,星期天(放学)来了,还能上机学两遍呢。
解说:91岁的吕清兰老人的织布技艺代代相传,如今她的女儿、孙女都会编织鲁锦,而上小学四年级的11岁的曾孙女能否继承这门传统技艺呢?
孙彩霞:愿意。不能从我这丢了,从我这丢了不行,有个闺女就叫她学,一边上学,上完学做完作业,没事了叫她学。
潘鲁生:所以说我们现在在记录这些艺人工艺制作过程中,一个是通过录音、录像、笔记记录她的程序,同时我感觉也应该发挥我们民间艺人的传承作用,就是怎么能把这个工艺、手艺能传给下一代,这是一个积极的保护,如果是仅仅靠一批学者、专家在那里做记录性的保护或者把它放到博物馆,我感觉这是一个单一的或者是一个暂时的真正的文化传承,我感觉应该是代代相传,把这个手艺由母亲传给女儿或者传给儿子。
解说:在山东和鲁锦一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临沂柳编等农村手工艺。在市场化条件下,这些传统手工艺共同面临如何生存发展的挑战。临沂市被誉为全国的柳编之乡,记者来到临沂市临沭县一个叫圈子河的村庄。
王红兴:打工这时候吧,天气严寒嘛,出去打工受罪嘛,风不打头、雪不打脸的,就说毕竟身体舒服,挣钱多少也都无所谓了。
解说:在圈子河村围绕柳编有一个生产销售链。首先,村民在自家或村里人开的小作坊里编好柳编产品,然后有中间人定时上门来收货,最后,中间人负责把这些货送到销售公司销售。
解说:听村里人说,在圈子河庄柳编手艺最好的是王夫敬。现在他已经是县里柳编公司的技术指导。
王夫敬(村民):这个据听说是200多年前左右,原来都是农用的农具,簸箕、筐子。
王夫敬:比如说筐子,用针线,笸箩用,还有女儿出嫁,父母陪送一对筐子,还有一个簸箕,一个小土簸箕,这都是需要的,是娘家需要陪送的。
王夫敬:我爸爸和妈妈把这个钱撒到地里,然后我们去给老人磕个头,然后把钱撒在地里,就去扫,把钱扫下来。
王夫敬:实际上原来的风俗就是不是扫钱的,是孝顺老人,三天以后吧给老人扫地的,孝敬老人那是,就说你扫地哪有白扫的,老人给点钱,还有磕头的。
解说:据历史记载,柳编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临沂也是发源地之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利用当地生长的柳条编织簸箕、筐子、箢子等农用和生活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临沂柳编手艺发展为产业。目前,临沂有13个乡镇,100多个专业村的25万农民在从事柳编生产。
王夫新:进价是五块多点。给下边生产价呢,是按四块七八,一个筐也就挣两三毛钱。
解说:现在,临沂的柳编手艺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
秋炳胜:还有圣诞类,圣诞,你像这些篮子都是圣诞类,圣诞类呢就是圣诞节和圣诞节有关的。
秋炳胜:对,这一些产品呢就是95%以上全部是在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出口的,国内也需要,也喜欢,但是它的量没那么大。
解说:2010年,临沂柳编手艺产业实现产值近70亿元人民币,柳编不仅为临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富裕了一方百姓;同时,柳编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潘鲁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其实首先是技艺本身它有历史的一个脉络,如果说民间文化和其它的文化有什么不同,我想它就是生活的问题,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创造的这些价值。
解说:冯骥才,著名作家、民间文艺家,近十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
冯骥才(作家):我们说的柳编,这样看起来就是荆条编的东西,他们的造型,他们独特的智慧,他们对美的感受,这种心灵手巧都在他们的一些工艺里反映出来,它是我们民族里边很重要的一个精神的载体。
记者:我看这个筐子,还有这个簸箕,这都是以前老辈们传下来的编织的方法吗?
解说:因为潮湿的空气使柳条不容易折断,编出来的产品光滑美观。有时,老人们编织时还需要蹲着编,趴着编以便用力使劲把产品压出,各种轮廓和造型来。
记者:你要是常年在这个地窨子(地窖)里边编这个柳条筐,对身体有影响吗?地窨子(地窖)这么潮。
王文印:干时间长了,出来活动活动,腿也容易疼,腰也容易驼背,实际上有影响,这是肯定的。我们干这行大部分都是干到老了,这个腰就有点驼背。
解说:艰苦的劳动付出以及对传统编织方法的坚守,让柳编精湛的传统技艺得以留存。
王文印:对。你看俺卖65元吧,人家去市场上卖80元,要是出口加上这费那费的,它就太高了,它推不出去。
解说:老人们在地窖里精编的筐子、箢子等柳编产品虽然价格高。但不愁销路。因为这种精编的产品质量好、耐用,总有当地人上门来收购。
冯骥才:任何民族的文化它都是两部分所组成,一部分是精英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的文化。我曾经做了一个比喻:我说精英文化就是一个
像父亲一样的文化,它是理智的,它是给我们力量,给我们思想,它使我们很清晰,这是一个父亲的,非常有力道的一个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像一个摇篮一样,我们在这种文化里长大的,不知不觉长大的,但是它是给我们温暖的,跟我们充满感情的一种文化,它像母亲一样一种文化,它哺育了我们。到我们到海外的时候,我们再看见这样的一个东西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它的那个亲切,这是母亲的一种文化,就是我们民间的文化。
解说:与临沂柳编、鄄城鲁锦一样,潍坊杨家埠年画也是根植在齐鲁大地上的传统农村手工艺品,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杨家埠年画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呢?
解说:杨家埠木板年画距今已有600年的生产历史,清代中期形成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板数万的强盛时期。杨家埠作为全国知名的年画生产专业村,刻板、印画技艺代代相沿传承至今。
解说:杨福源是杨家埠木板年画的第六代传人,七八岁时跟着老一辈学习制作年画。
杨福源:这是个年年有余,这是个成对的,贴的话都是这样贴:年年有余,有鱼的谐音,写成这一个余,这个年画是杨家埠最早的年画,最有代表性的。杨家埠的画种很多,包括门神、年画,再就是门上贴的、锅灶上贴的,有五六百种。
解说:杨家埠年画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适应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杨家埠年画在继承保护中寻求创新。杨家埠地处潍坊,潍坊国际风筝节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杨家埠年画艺人依据市场的需求,在保持传统题材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挂历、布艺年画、卷轴画、精装资料画册等多种产品作为礼品、纪念品、收藏品出售。
顾客:我住的也是比较现代的小区吧,应该是。但是我觉得在这个钢筋结构的这个城市里加上这么一点点缀,还是民族文化的点缀还是挺好的,我觉得其实就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保留吧。所以说,尤其是带孩子来嘛,让他来了解了解中国的文化。
杨福源:杨家埠年画属于第一批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收藏的多了,搞美术的买的多了,做他的美术资料,再就是国外一些游客、国外那些老华侨都喜欢杨家埠年画。
记者:您说到杨家埠年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杨家埠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承人吗?
记者: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山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2007年认定的。
解说:杨家埠已有省级民间工艺大师9人,市级以上民间工艺大师28人,有1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
王贵祥(杨家埠管理委员会 主任):我们对杨洛书老先生,我们有特殊的补助政策有很大的可能是一万元,也有一定的可能是两万元,我们省级这块我们就五千元,对我们市级,市级这些年轻人就三千元。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需要保护、传承,您觉得现在杨家埠年画能不能以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杨福源:我是传承人我再往下传,徒弟再往下传,他就把杨家埠古老的东西传下去。
杨福源:有,我今年72岁了,我徒弟今年都50多岁了,他的孩子可能也要结婚了,就传下去了。
解说:杨家埠年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除了子承父业,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传承方式以外,当地政府还采取一定的措施,通过专门教育来培养年轻的传承人。
王贵祥:我们就是中小学手工课把扎风筝、绘制年画走进了课堂,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门类,专门在全区全市的范围内征收了这样专业的班次,进行了长期的这种教育培训。
记者:像他们毕了业以后就可以直接就像以前的这些艺人一样来刻板,做年画吗?
解说:杨欣,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学了3年的刻板和印刷现在能独立创作杨家埠年画。
记者:这个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是你自己刻的?这个样子呢?样子是你画的呢还是?
潘鲁生:有具体的保护的措施,包括要给传承人要发一定的津贴补助,要让他们收一部分徒弟把技艺传承下去,这种保护制度我感觉应该学习日本和韩国,他们把民间艺人奉为国宝,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它叫无形文化财,把它的拥有人、继承人和传承人作为人间国宝格外的重视和尊重,包括日本好多的歌舞伎、陶艺的和木艺的这些工艺师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另外他也有一个己任,就是给你一个这么高的荣誉,还有很多的津贴,但是你一定要把这些工艺和艺术传承下去,他有一个传承和传授的任务。
解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要有代代相传的传承人外,生产性保护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方式。
冯骥才:我们民间的一些手艺,一方面我们确定它是文化遗产它需要传延,在传延的时候呢,市场很重要,现在市场跟以前不一样,市场大了。如果它在市场能够流通起来,一个便于它文化的传播,另外一个我想它也便于传承。
潘鲁生:但是假如没有生产性保护,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手艺进入博物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真正意义上的人绝技亡,就是艺人没了,这个技艺也就丢失了,特别是生产性保护。山东具有它的代表性,因为山东保护了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每年的辐射面是非常大的,广大的农村有接近二百万的农民,这些艺人从事手艺活的劳动,创造一千多个亿的价值,我们该高度地关注和重视他们。
解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在创造经济价值时,如何保护它特有的文化品质和特点,这是生产性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冯骥才:生产性的保护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但是这个保护的方式必须要格外注意很多问题。
冯骥才:有几个元素是不能变的。比如第一个,你的手工性是不能变的,咱们不可以把手工用机器代替,现在我们得知有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木版年画,有的地方干脆用印刷机印了;有的地方比如说皮影,皮影原来是手刻的,现在拿机器压了,手刻的和机器压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刻一个张飞的脸,我可能对张飞的这种张飞需要表现他这种非常粗犷的、非常豪爽的、火爆的这样一个个性,我在刻的时候,我可以把感情表达出来,你拿机器压的话,所有的东西制作得都一样了,我觉得手工性是不能改变的,第二个地域性是不能改变的,这一个地区本身的特点不能丢失。我们中华文化呢,之所以说它是灿烂的,就因为它是多样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地域是多样的,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风格、个性这个都不能失去。
解说:2011年1月9号,这是一个齐鲁大地农村手艺人值得记忆的日子,山东农民创造的手工艺品第一次走进了中国最高艺术殿堂,“手艺农村”——潘鲁生主持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开年大展,中国结、柳编、鲁锦、年画等手艺品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勃勃生机以及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十几天的展览,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观众络绎不绝。
冯骥才:我特别欣赏鲁生他们做的事情,我们专家必须要有一个责任,有一个文化责任,这个时代转型,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化人应该有一种担当的精神,应该到第一线,因我们的民间文化,它是活着的文化,是在老百姓的生活里的文化。
潘鲁生:文化是要靠保护的,技艺是要靠传承的。针对现在社会的需求,需要发展,只要民间传统文化的这颗种子没有改变,文化的基因没改变,我想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解说:潘鲁生教授主持的山东文化产业调研项目历时5年,山东工艺美院的师生有一百多人参与了这项调研活动。
记者:有没这个手工艺的企业提出但愿你们学校或是学者,介入来帮他们做一些事情?
潘鲁生:很多企业都有这种愿望,主要是内销市场,就希望一部分设计师参与或者希望他的设计师送到高校来培养,这是两个需求。如果像农村文化产业、传统手工艺这样的产业如果想健康发展的话,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如何把这么多东西认真地去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经验,是吧?有的准入市场之前有一个学术的背景、学术的调研;另外呢,我想也应该有设计的规划,我们现在就是缺乏创意,很多的手艺本身非常好,现在为什么很多企业依赖于国外大的公司,因为没有设计创意,就是国外来样加工如果是创意这个层面放到了高等院校,放到设计事务所或者设计企业,这样跟农户、农民的手艺有机结合,这是个非常广阔的空间。
解说:山东工艺美院的师生在调研中,为有需求的农村手艺企业出谋划策,他们和农民合作创意的许多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时尚的元素。
潘鲁生:这个是我们,这个是根据就是传统的这个手工艺,依照我们的一个设计,就是跟世博会山东馆设计的一个座具。
潘鲁生:你可以坐下来,我们大家可以坐下,坐下。在大的一个公共空间,我们一般地在一个影院,在一个客厅,都可以把它设计成一个这样的东西。在中国美术馆展览期间和深圳文博会展览期间,很多的大的公司都要订这个,就是这样的一个座具,就等于是一个新的改变。
潘鲁生:没有,传统的它就是说,盛东西的多,把它做成一种家具的特别是这样的一个座具,这样的形态很少,就是一个蒲团,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一个形态,恰恰是现在最时尚的。我想就是传统的手工艺今后的一个未来发展的一个路径,就是要创新,要跟时尚生活结合,要走进我们的家庭,走进我们的生活空间它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