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秋两季拍卖前后,都有大批媒体跟踪报道各大拍场的“顶级尖货”、“重磅拍品”,名人名作动辄百千万、遥不可及,也常作为新闻热点出现在艺术类新闻的头版头条。
从艺术市场的统计数据(如下图)中也不难发现,证券交易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极为明显。其中,高价区间的一端是知名艺术家的“杰作”,数量稀少、收藏价值高,在面对超量需求时,往往通过价格机制实现流转,高价频出。但除了天价的代表作品外,大师们的低价作品也有收藏的价值吗?
“ 2019年艺术品证券交易市场成交额与成交量按价格的范围分布” ,来源于《2020年巴塞尔艺术市场报告》
艺术大师的创作风格往往独树一帜,辨识度极高。以印象派为例,无论是莫奈变化多端的的景物、雷诺阿笔下明丽温暖的女人,还是毕沙罗的繁华街景,从他们开始,艺术家大胆抛弃了长久受到公认的创作观念和程式,完成了绘画中色彩和造型的变革。他们所探求的、更现代的艺术表达,改变了艺术家看世界的方式,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艺术家被称作现代艺术的先驱,但他们也是在接受传统艺术教育、模仿先人杰作之后,才转向新的创作——在创作生涯的早期,他们的作品往往带有学院派的影子。受自身能力、阅历所限,这些作品甚至不甚出彩、泯然众人。因此,无论从学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他们的早期创作通常逊于巅峰期的作品。
印象派艺术家德加最为人所知的创作题材包括芭蕾、人体以及赛马。但实际上,德加在创作早期,更倾向于古典主义的风格,着力创作历史题材和人物肖像。这类作品虽然足以佐证德加的创作实力,但代表性终究不足,价值也相比来说较低。下图就是一件艺术家创作于1871年的早期油画作品。
奥拉夫·维尔苏斯(Olav Velthuis)在《艺术品如何定价》中提到,在艺术家所使用的所有艺术技法中,以油彩、丙烯树酸脂或蛋彩等为颜料创作在画布上的作品,是价格最高的。版画、素描、水彩、玻璃、雕塑等材质则次之。据维尔苏斯当年的统计,在荷兰艺术品市场上,平均一幅版画比一幅相似的油画便宜1991欧元。
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可复制性”。以版画为例,作为原作生命的延伸,限量版画的定价一般只达原作的1/20;若是不限制数量、甚至“批量生产”,作品的稀缺性更加很难保证,定价也相对更低。
蒙克以《呐喊》(The Scream)系列作品广为人知。该系列的最高价由涂抹在硬纸板上的色粉作品(下图一)创下,这同时也是他全部作品中最高的成交纪录。据统计,同样以“呐喊”为主题的有2件蛋彩、1件色粉和1件蜡笔作品。蒙克以1893年《呐喊》为标准复制了约45份石版画,下图二就是该系列版画中成交价格最高的作品。下图三则是创作于1892年的钢笔素描作品。
尺寸同样是最直接影响艺术品定价的重要的因素之一。作品尺寸与价格的关联性在无数研究中得以证实,即对同一艺术家而言,作品尺幅越小,价格越低,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在每年各大机构发布的艺术市场调研报告中,常常出现“单位面积价格”这一数据。应用到创作材料统一的中国书画上,呈现的则是“每平尺价格”。而单一艺术家作品的市场表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能以此衡量:作品尺幅越小,成交价格越低。
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品生产者逐渐从工匠转变为独特的、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社会中逐渐获得特殊的地位。《艺术史的关键术语》(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1996)认为,艺术品“价值”的判断标准是“天才,而非手艺;原创性,而非成本耗费;独特性,而非墨守成规”,这几点成了新的价值构成因素。
因此,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虽多,而艺术大师少有;艺术品的评估方式多元,市场的价格波动难以预期。
在这一背景下,艺术家的声誉就成了一个相对可靠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价规则。交易双方甚至有时都不需要反复斟酌作品本身的品质、艺术价值,便可以直接提升作品估价的阈值。大师的实力往往经过了包括画廊主、策展人、批评家、评估师等在内多位艺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审视,从一级市场到证券交易市场的多轮价值评估,以及最重要的——一般是多年之后,尤其是那些过世后才被挖掘的艺术家——其对艺术史的贡献,最终呈现在艺术市场中的价格长期稳定,随市场的发展缓步上升。
艺术大师一生的产出有限,供不应求即使是传奇如毕加索,其作品也有遭遇流拍的可能。一方面买家的确对作品的收藏价值抱有疑虑,另外也有前任藏家或拍卖行过分预期、标价过高的原因。因此,虽然作品的流拍往往令人惋惜,甚至为该作蒙上一层阴影,但归根结底,流拍这一现象只是市场对“供求双方认知不匹配”的反馈。
“认知不匹配”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调节,但是艺术品毕竟不是可以无限、重复生产的商品,其数量是有限的——艺术大师的创作生涯无法无限延长,这就在供给端抑制住了数量。而随着其得到更广泛的认可,现有藏家惜售的同时,市场对艺术大师作品的需求也会在长期内增长。而这不仅包含了人们对名人名作(高端价位)所有权的争夺,也有对大师作品(无论哪个价位)的肯定。就算是包含艺术大师手迹的信札,也能拍出高价:就在今年,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同时包含了梵高和高更笔迹的信件就在巴黎拍出了21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66.76万元)的高价。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大师作品的整体价格水平必然长期上升。因此,但凡拍卖场上出现名家作品、且其初始定价合理,必然会被买家追逐。
梵高和高更共同书写的信件,图片来自:Chrstophe Archambault /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研究价值:见证了艺术生涯和创作轨迹不仅藏家、画廊、美术馆等艺术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希望拥有名人作品的所有权,大众也渴望对艺术界的传奇一睹为快。因此,但凡举行某艺术大师的回顾展、生平展等,往往一票难求;以一位知名艺术家为中心并以其命名的单一艺术家美术馆更是无数艺术爱好者的打卡胜地。这些美术馆往往拥有该艺术家从创作伊始到艺术巅峰、从经典作品到手稿信札的完整资料,能较好地反映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和创作轨迹。
艺术大师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体现了其不同阶段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而这些作品也见证了艺术家一路以来的成长。一些看起来不甚成熟、风格未定型的大师早期作品在价值上或许不显,但它们依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展陈价值以及收藏价值。
彰显藏家眼光与实力艺术大师的知名度或许更能为收藏者的实力背书。“我家有一件某某某的作品”总是令人倍感幸福——只要基于对作品的充分了解。而不像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中的王太太,误言“梵高的睡莲”,该作随后还被其坦诚是赝品…
有时,购买大师们“过时的作品”或“次品”的行为也会受到外界的批评。因此,在被艺术大师的名字吸引的时候,即使有名家“光环”笼罩,藏家也需要仔细斟酌、合理评估这一类作品的艺术、文化、历史价值。
同样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一部分名家作品的确是“价值洼地”,充分具有可挖掘的价值,也因此有较大的升值空间;但也有一部分作品本身的质量不如人意,其市场表现也难以匹配人们对艺术大师的认知。
在当下,人们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艺术创作的完成也很难以“落笔”或是“装裱”作为结束的标志。权衡创作者的声望与作品本身的价值,成为对藏家眼光与实力的考验。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Arts & Collections Co. 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免责申明:艺术市场通讯发布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之用,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观点只来源于受访者的看法,不代表艺术市场通讯的立场。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内容信息进行投资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