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安平县东黄乡镇榜首完全小学安排学生来到台城村赤色文旅归纳景区展开研学体会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重温赤色故事、思念革新前驱。 河北日报记者 焦磊摄
榜首个村庄支部纪念馆、赤色印记主题馆、弓仲韬新居……9月20日,走进安平县台城村,浓郁的赤色气味扑面而来。
1923年,由李大钊介绍参加我国的弓仲韬,回老家安平县台城村建立起榜首个村庄党支部——台城特别支部。1924年,弓仲韬又掌管成立了党在河北的榜首个县委——安平县委。
传承赤色基因,唱响年代新曲。现在的台城村,坚持走“党建引领+赤色文旅+现代农业”开展路途,促进一二三产交融开展,村庄相貌面目一新,家家户户过上了殷实的好日子。
秋日暖阳下,台城村西的半夏栽培基地里,成片的半夏如绿毯般在大地上铺展。地步中心,几名乡民正有说有笑地为半夏除草。
曾经以传统农作物栽培为主,乡民收入有限,日子过得并不宽余。这几年,村党支部带领乡民全力开展团体合作社,经过将团体合作社土地流通给大户承揽,推行栽培半夏、油菜、芍药等经济作物。
“我家6亩地,每亩每年有1000多元的租金收入。自己再打个零工,一天也能挣个一百多元。”正忙着给半夏除草的乡民魏巧笑着说,现在看娃、赚钱、顾家都不耽搁,这样的好日子曾经可不敢想。
“嗒嗒嗒嗒……”走进乡民赵京伟的织网车间,只见7台织网设备马力全开,一轴轴上百斤重的铁丝质料经机器加工后,变成了用处广泛的黑丝布产品。
“前几年,村党支部帮我筛选了落后的织网机,换上了新设备。”赵京伟说,“新上的织网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好。现在首要接外贸订单,年出售额超100万元。”
为加速开展丝网这一当地特征优势工业,村党支部还活跃安排乡民学技能、跑出售、找商场。现在,全村约80%的乡民从事丝网工业,具有大大小小的丝网加工公司200多家,人均年收入超两万元。
火烧、包子、大锅菜……还没到正午,乡民弓洪伟、周艳夫妻俩就在村东广场的货摊上忙活起来。他们新近在外地打工,传闻村里开展赤色旅游,就回来开了这个小吃摊。开业4个月来,夫妻俩每天收入少则三四百元,多则七八百元,生意兴隆。
依托赤色资源,台城村党支部全力开展赤色旅游业,以榜首个村庄支部纪念馆、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经过土地流通、民房入股等方式,要点打造赤色印记主题馆等21个项目,一个集党性教育、赤色旅游、研学体会、课程训练于一体的赤色文旅归纳景区逐步成形。
跟着游客渐渐的变多,乡民增收致富也有了新路子。“家里的几亩农田都入股了村团体的合作社,再加上这个小吃摊,日子跳过越有奔头。”弓洪伟笑得合不拢嘴。
“弓仲韬创始了‘敢为人先,勇于贡献’的台城精力。咱们要把这种精力传承下去,尽力当好村庄复兴排头兵,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更兴旺!”台城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建辉说。(河北日报记者 孟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