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中联农集团董事长郑得厚的感受是,力度慢慢的变大,他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不久前,他到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理100亩林地转农地事项,以为要等2至3个月,没想到两周就批了。中联农集团是一家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企业,在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地均有项目。
3年多来,河北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突破,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慢慢的变多的企业和群众用脚投票河北。
2024年河北经营主体总量达到889.97万户,同比增长4.29%;2024年末,河北非流动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实现历史性跨越。
3月2日,说起石家庄招投标“双盲”评审,河北拓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约部经理耿洁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1月底,这家企业参加了西岗头城中村改造配建小学项目设计招标。“说实话,刚开始没抱太大希望。”耿洁说,“我们是非公有制企业,担心其他人托关系,自己费半天劲当‘陪跑’。”
2021年起,石家庄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2023年5月,该市“双盲”评审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去年9月,这项改革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
耿洁没想到,最终拿到这一个项目的,竟然是他们这家“连现场都没到”的非公有制企业。“这个做法非常好,我们在河北投资兴业更有信心了。”耿洁说,现在,只要有与业务有关的投标他们都会参与。
改革以来,石家庄已实施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双盲”评审项目2.46万个,交易金额3596亿元。
2023年,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3700万元,2024年预计享受4100万元。“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们更舍得在研发上投入。”该企业财务负责人安同宝介绍,他们建有国家认可实验室,成为国内领先的焊接机器人龙头企业。
来自省税务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河北省持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应享尽享。税务部门与科技部门联合扩大研发项目事前鉴定服务范围,共鉴定176个研发项目,涉及研发金额3.96亿元。
近日,河间市国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娇娇到市行政审批局“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办理以自有房屋提供餐饮业服务的审批。
没想到,工作人员帮她与消防、城管等部门进行对接,并就现场勘查工作与市行政审批局勘验科沟通,同步开展勘前指导。
当天,孙娇娇就拿到了餐饮营业执照:“上午申报、下午勘验、当天拿证,效率太高了。”
2024年,国家部署的第一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在河北全面落地实施,累计压减跑办部门97个、办理环节104个、申报材料229个、办理时限222日,压减率分别达89%、89%、77%、67%。
忙不完的订单,红红火火的生产……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眼前的好势头,与政府暖心的服务有关。
原来,今年一开始,企业就接到大量国际国内订单,工人加班加点地干,也忙不过来。企业在线上线下都发了招聘启事,但效果不理想。
邢台市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协调各方力量,通过种种渠道为企业招人。很快,一批批高素质电工、钳工相继到来。
该企业董事长付建新说:“从这件事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河北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态势。”
近日,他们拿到了企业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但购买生产材料需要大量资金,由于没合适的抵押物而没有办法获得银行贷款。
正在赵海明一筹莫展时,安平县组织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了一次银企座谈会。赵海明在会上说明了资金需求后,河北银行安平支行立即对永腾丝网相关情况做测评,为其提供了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要素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河北省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切实做到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围着产业转,为公司可以提供充分施展拳脚、专心谋发展的土壤。
去年,位于沧州的河北荣泰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准备上马一条高速智能加工连续生产线,然而由于一项关键工艺没有办法解决,项目推进受阻。
“在政府的牵线年开始,我们就和西安交通大学科技特派团开展合作。这次遇到新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求助特派团。在他们帮助下,我们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荣泰公司综合事务部主任赵海胜说,6月新生产线就能正式投产,营业收入预计比去年增加15%至20%。
时光不负实干者。河北坚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一以贯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定会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